为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推动“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新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25年6月9日至15日首次开展《物联网工程实践》课程。该课程以“鸿蒙OS驱动的智慧家居”为主题,联合天津开发区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不仅为新专业建设探索校企产教融合的教学新模式,更标志着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一、课程背景:前沿引领,教育创新
物联网与智慧终端的深度融合日益加速,鸿蒙生态体系的兴起为本科教学提供了宝贵契机。本次实训聚焦“如何将鸿蒙OS引入工程实践”,通过智慧家居典型场景的任务设计,着力提升学生在系统设计、嵌入式开发和云服务对接方面的综合能力,探索校企共育应用型工程人才的新路径。
二、教学模式:校企协同,项目导向
实训课程采用“校企协同、双师引导、小组协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由资深企业工程师与专业教师联合授课,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原型开发的全过程。教学任务涵盖鸿蒙开发环境搭建、智能硬件调试、MQTT通信、华为云ECS部署等核心技术,模拟真实工程项目开发流程。
三、实训安排:七天实战,全流程沉浸
为保障实训效果,课程按项目模块分阶段推进:
6月2日:启动仪式、团队分组、系统原型设计以及包括Linux虚拟机、MQTT物联网软件、华为DevEco Studio等物联网开发环境搭建;
6月3日-6日:任务分解,涵盖云服务部署、卫生间终端、门禁模块、环境监测、智能中控与消息推送等基于实际项目案例的子项目;
6月7日:项目答辩与成果展示,各组进行结项汇报,专业导师进行点评。
 
图1 企业工程师与物联网教师联合授课
 
图2 企业工程师现场指导
 
图3 同学在组装Hi3861开发板套件
 
图4 同学在测试传感器模块
四、实训成果:项目联调,系统原型落地
课程的最后一天设置成果答辩环节,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资深工程师组成评审团,从功能实现、技术创新、工程规范等维度对学生成果进行验收点评。物联网专业44名学生分成22组,围绕智慧家居系统展开深度实践,基于鸿蒙OS平台与Hi3861开发板,系统完成课程要求的核心模块开发任务。在技术实现层面,各小组不仅完成了智能家居房间温湿度检测、基于华为云端控制南北向智能家居LED灯中断操作、交通灯板控制、OLED显示、云端MQTT通信与中控系统等基础功能,更在细节处展现专业水准。例如温湿度监测模块数据采集精准,LED灯控制系统响应迅速,MQTT通信模块实现云端与终端设备快速数据交互。值得一提的是,多个小组突破课程要求,结合自身兴趣与行业洞察进行功能拓展。部分学生将游戏开发技术融入项目,设计出具有互动功能的“鸿蒙版飞机大战”,通过Hi3861 开发板实现实时画面渲染与按键响应;另有小组打造炫彩灯板,还设计出基于光敏传感器的智能调光系统,能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体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潜力。
在答辩现场,各组通过实物演示、代码解析与数据图表,系统展示项目从需求分析到联调测试的完整过程。所有小组均提交包含需求文档、设计方案、测试报告的项目开发文档以及功能演示视频。这些成果不仅印证了学生对鸿蒙开发全流程的掌握,更充分体现项目式教学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显著成效
 
图5 支持炫彩、渐进等模式的智能LED灯
 
图6 房间精准温湿度检测
 
图7 同学展示交通信号灯变换功能
 
图8 “鸿蒙版飞机大战”游戏小模块展示
 
图9 基于华为云的智能房间远程LED灯光控制
五、沉浸式教学反馈:校企共育,成效初显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教授、专业负责人赵慧敏表示:
本次实训有效提升了学生在系统开发、软硬件调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为学院进一步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课程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霍立寰指出:
产教融合是工程教育的核心方向。通过此次校企协同实训,我们验证了‘真实项目引导教学’的有效性,后续将继续拓展企业项目资源,将项目制教学机制融入更多课程中。
企业导师、中软卓越资深工程师吴迪评价: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的年轻学生对鸿蒙OS开发的快速掌握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期待今后与高校在更多领域深度合作,共育行业所需人才。
六、学生感言摘录: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
物联网专业学生于艺能:
本次实训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也让我更加明晰未来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方向。亲手实现从代码到系统联调的每一步,极大增强了我的工程信心。我意识到,唯有不断实践、不断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物联网专业学生张子玥:
从零开始搭建智能系统,每一步都让我切实理解了物联网“连接世界”的力量。我们从抽象的理论知识出发,最终让设备“动起来、连起来、用起来”。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学会了技术,更让我看到了未来职业的模样。
物联网专业学生杨瀚:
鸿蒙实训是我走出课堂、接触行业主流技术的第一步,也让我明确了向复合型工程人才发展的目标。课程内容契合当前产业趋势,帮助我构建起嵌入式与云端协同开发的完整知识体系。我意识到未来必须持续学习软硬件交叉能力,才能在物联网行业立足。
物联网专业学生刘青洲:
亲手完成软硬件开发,让我提升了解决问题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是一段极具成长意义的经历。我们遇到过通信异常、传感器失效等“真实问题”,但最终通过小组协作逐步攻克。这些挑战塑造了我解决问题的信心,也增强了职业韧性。
物联网专业学生马瑞泽:
通过项目实践,我对物联网的理解从抽象概念转变为实际操作,点燃了我对技术探索的热情。从环境搭建到华为云平台部署,再到鸿蒙应用开发,每一环节都需要深度思考。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实践机会,让我们不断逼近产业前沿,成为真正的工程师。
七、展望未来:固化经验,持续优化
《物联网工程实践》课程的圆满完成,为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物联网工程专业探索“课堂+企业+项目”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充分彰显了校企产教融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将更多前沿产业资源引入教学,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实训机制,着力培养具备创新力与工程能力的复合型物联网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