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24年天津市大学生第七届信息技术“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技术竞赛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鸣锣开赛。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代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获天津市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刷新了我校在此项竞赛中的历史最好成绩。电子信息与自动学院韩萍教授受邀作为比赛评委。
本届竞赛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承办,天津市计算机学会、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支持协办。来自天津大学、南开大学、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23所高校828支参赛队参加角逐,参赛队伍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2%,再创新高。竞赛分为自主命题赛道和企业命题赛道,参赛队可自愿选择赛道参赛。竞赛可分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赛项,为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奠定了主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育新工科人才,本届竞赛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主体作用,促进了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和培养,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提前半年启动了校内报名和选拔工作。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共有200余名师生积极投身于新工科校内赛的指导和竞赛。经过校内严格选拔,最终遴选出56个优秀队伍代表学校征战天津市赛。在市赛过程中,我校参赛队伍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经过激烈的角逐,共有23个代表队成功晋级决赛。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冯帅老师指导的智能小型耕播一体机项目获一等奖,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赞誉。该机器集土壤翻耕和种子播种功能于一体,采用四轮驱动和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具有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同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智能检测和语音播报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农业工作者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韩雁飞老师指导的球形机器人项目获一等奖。该项目设计实现了一种适用于长线管道运输的低能耗、高稳定性的智探球形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陀螺的定轴性与进动性构建稳定核心,通过调节动量轮的转速实现转向运动,并利用三闭环串级PID控制算法实现运动控制。同时,结合视觉回传和智能检测算法,实现了管道内部多目标检测技术,提高了管道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学校参赛的基于物联网的动态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系统、智能防窃听装置、智慧图书向导、高隐蔽小型仿生蝴蝶、机场航站楼环境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基于BPSK调制的单工通信系统等作品同样获得了优异成绩。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卓越实力,更彰显了学校学生在创新实践方面的卓越才能和无限潜力。
此次竞赛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宝贵平台,更促进了教学内容与竞赛设计、企业人才需求的深度融合。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新工科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和展示机会,推动学校在新工科领域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