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院教师在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RIGOL杯)决赛中取得新突破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1-13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和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2024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决赛(以下简称“RIGOL杯”)在北海校区成功举行。我院共有4支教师队伍闯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钱文高获得一等奖并授予最佳工程奖,孙兆荣和石庆研分获二等奖,陈敏获三等奖。本次竞赛学院首次获得最佳工程奖,实现了新的突破。我院韩萍院长应邀参加此次竞赛的评审。

“RIGOL杯”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现已正式进入“2024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清单”,并作为教学竞赛维度纳入2024版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是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竞赛中,唯一以实验教学为主题的全国赛事。本届竞赛共有来自北部、西部、中南部、东部4个赛区全国166所高校,1082名教师,470组队伍报名,覆盖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358门。参赛学校既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也有来自云南、广西等地方应用大学,经各赛区分赛,共有234组参赛队入围全国决赛,最终228组现场参赛。

总决赛中参赛教师分别从实验项目、教学组织、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实验教学过程,专家评委进行了质询和现场打分,历经一天的激烈角逐,共有来自全国105所高校的228支队伍,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45名专家现场评审,共评出RIGOL杯1项,最佳创意奖1项,最佳工程奖2项,一等奖45组,二等奖72组,三等奖111组。

钱文高、秦庆霞、马红岩老师的“航空波段接收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案例以“虚拟仿真实验+工程实践项目”的形式开展,借助课程团队自主开发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通过仿真机载接收机空中工作原理认知、故障辨识,到地面故障确认、排故方案设计、故障诊断及排除,再到内场部件深度测试及修理的维修全流程,帮助学生理解机载组件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全过程,为工程实践项目开展打好基础。工程实践项目首先设计完成一套机载航空波段接收机,在此基础上实现接收机的故障检测、分析、诊断与显示功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数模电、高频、单片机、故障诊断、程序设计等知识,将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项目中。引导学生按照CDIO要求,团队分工协作,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孙兆荣、赵宏旭老师的“发动机控制虚实互动模拟系统设计”实验案例从发动机控制原理和逻辑出发,设计开发SOPC控制器、发动机附件模拟平台、发动机控制上位机系统、发动机虚拟模型等主体模块,实现发动机起动、推力控制、反推等控制功能。案例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在10周内完成,学生通过方案设计、电路设计制作、控制逻辑编程、LabVIEW上位机开发、硬件集成、软件集成和系统集成等,严格按照工程实践项目开发流程完成作品。通过该过程培养学生“原理-设计-验证-制作”的电路设计理念、“边安装边调试,通过一项添加一项”的硬件集成策略、“先模块功能设计验证,再逐次装入主控模块”的模块化软件设计流程,锻炼学生电路板设计制作、工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石庆研、韩雁飞、许明妍老师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实验案例主要涵盖信号产生、信号分析、信号处理与系统集成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据研究兴趣从声音信号、图像信号、民航典型信号等信号中自主选择信号作为研究对象,确定项目需求、性能指标,设计实验方案,基于MATLAB等仿真软件完成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设计。案例具有灵活开放、系统全面、注重探索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

陈敏、张思远、陈万通老师的“ADS-B接收机制作及数据分析”实验案例涵盖了ADS-B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信号传输协议三方面内容。案例通过软件无线电模块完成ADS-B硬件接收机的制作,并实现ADS-B信号的采集、报文译码及ASTERIX编码功能。案例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ADS-B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工程设计与实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竞赛为从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线教师提供了展示实验案例设计成果、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实验教学经验的机会,有助于提升课程实验教师的实验设计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教学体系及内容改革,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学院至今已连续四次参加该项赛事,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共计20余项,全面展示了我院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