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斌)为使新入职教师尽快了解民航行业特色,专业教师及时将民航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充分利用暑假空闲时间,组织25名教师赴10家民航空管、机场、机务维修企事业单位进行行业认知实践或培训。

本次暑期师资培训由学院统一联系实践单位,面向全院教师发布实践信息,不限教师所在专业,分三个层次进行组织。针对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开展行业认知实习,分赴西北空管局、吉林空管分局、山东空管分局、安徽九华山机场等6家单位了解民航空管、机场各专业岗位实际工作情况。针对机务专业骨干教师开展先进机型系统培训,分赴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2家单位学习并实践。针对有企业实践与科研调研需求的教师开展民航设备生产企业实践,赴北京海格云熙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寻求科研教学合作。

赴青岛空管站进行认知实践的通信工程系杨俊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通过到空管单位实践,使自己对民航空管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使自己对即将讲授的通信导航类专业课程信心满满!”
另外,参加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培训的15名专业骨干教师重点学习了B787和B747-8机型机身与机械系统、电气及电子系统、动力装置系统、飞机大修理论、附件维修理论,并参加了相应的实习实践环节,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对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大有裨益。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四个本科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运输大数据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各学科、专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托,学生毕业主要去向为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单位。学院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知识,熟悉对口的民航专业领域,还需了解相关学科专业对口的民航专业领域,加强校企合作,更好的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民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