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正文

“丹心如炽·援朝薪火”实践队——铭记烽火岁月,传承英雄薪火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8-08 [来源]: [浏览次数]:

七月的丹东,骄阳似火,却掩不住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光芒。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五周年之际,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丹心如炽·援朝薪火暑期实践队踏上这片英雄的热土,循着先辈的足迹,触摸那段用鲜血与信仰铸就的峥嵘岁月。

走进纪念馆,感悟英雄信念

实践队首站前往抗美援朝纪念馆,在一件件珍贵文物前驻足聆听历史回响。馆内陈列的褪色棉衣布满弹孔,泛黄的战地日记字里行间满是对家国的牵挂,扭曲变形的敌机残骸直观展现战争的残酷。面对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展品,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志愿军战士在装备落后、补给匮乏的极端条件下,凭借坚定的信仰与顽强的意志,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家国的钢铁长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复原的“上甘岭战役”场景前,队员们仿佛听见“为了祖国,前进!”的震天呐喊,深切体会到战役的壮烈与志愿军战士的无畏精神。

漫步鸭绿江畔,触摸历史印记

随后,实践队来到鸭绿江畔,探访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断桥。断桥钢梁上的弹痕依旧清晰,这座曾被美军炸毁的“战争生命线”,如今静静横卧江面,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兵,向世人诉说着七十多年前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战场的英勇壮举。江风轻拂,队员们轻轻抚摸斑驳的桥体,在指尖触碰间感受那段气壮山河的出征历程,深刻感悟先辈们为保家卫国挺身而出的担当。

实践队还前往河口断桥与丹东国门,了解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曾经,河口断桥是运输作战物资、传递胜利捷报的“钢铁动脉”;如今,丹东国门成为维系中朝友谊、促进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站在国门前,队员们凝视对岸朝鲜新义州,深刻感受到历史厚重与时代脉搏的交汇,更加坚定守护和平、传承英雄精神的信念。

聆听老兵故事,汲取精神力量

实践期间,实践队专程走访9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万经。谈及渡江战役的经历,老人双手虽微微颤抖,眼神却依旧坚定如炬,“子弹像雨点一样打过来,但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向前冲!”朴实的话语中满是当年的英勇无畏。老人胸前泛黄的勋章,是那段舍生忘死岁月的鲜活见证。队员们围坐老人身旁,认真聆听战斗故事,在与老人的交流中触摸历史温度,深刻认识到今日的山河无恙,是无数英雄用青春与生命换来的,进一步坚定传承英雄精神的决心。


走进幼儿园,播撒红色种子

实践队走进华彩幼儿园,开展红色教育互动活动。队员们通过手绘英雄故事、指导孩子们拼搭“鸭绿江大桥”模型等形式,将抽象的爱国情怀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喊出“我长大也要当解放军!”“保家卫国”的口号时,队员们深受触动。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抗美援朝历史,更让英雄精神以温暖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