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主题教育】不忘初心凌云志 砥砺向前建新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6-15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党员赴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项实践活动。党员们带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感悟,带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来到阜平县这片英雄的土地,感怀革命先辈,感受新时代巨变,强党性修养,筑师德师风之魂。


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初心本色


巍巍太行,千峰叠嶂。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冀察边区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涌现出无数以聂荣臻、狼牙山五壮士、白求恩等为代表的革命仁人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史篇章。阜平县作为晋察冀边区政府和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以不足9万的人口,养育了9万余人的部队和工作人员,2万余人参军参战,5000余人光荣牺牲。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第一次具体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成为新中国成立的动员令。

教师们走进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一座座庄严的雕塑、一件件斑驳的展陈、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大家被晋察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光辉事迹深深感动。

在纪念馆大厅塑像前,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坚定激昂的誓言表达教师们对革命先烈崇高革命品质的敬意和作为共产党员誓守初心的决心。铿锵的誓言回荡在肃穆的大厅里,久久徘徊于每名党员的心中。


党支部书记王霞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它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从历史中汲取经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不断为党旗增光添彩,持续让党徽熠熠生辉。”

“这次晋察冀纪念馆之行让我印象深刻,感动于这个城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也深感当今盛世来之不易。”青年党员刘超说。


勇担使命责任 坚定迈向未来


八百里太行深处,镌刻着光辉的红色记忆,却也曾被贫困深深困囿。1942年,聂荣臻元帅在阜平战斗生活的时候,曾专门签发过一道《树叶训令》,禁止部队采摘村庄附近的树叶与民争“食”,阜平当时之贫,可见一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得知阜平百姓依然贫苦,聂荣臻元帅曾流着泪说:“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而作为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骆驼湾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曾是阜平县的特困村。2012年底,骆驼湾村贫困户189户447人,贫困发生率79.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千元。2012年12月29日,党的十八大后仅40余天,习近平总书记怀揣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到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阜平县,顶风踏雪走进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这两个特困村。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访真贫、谋脱贫,提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当教师们来到被绿水青山环抱的骆驼湾村时,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昔日穷困破败的村庄,如今已变成美丽富饶的全国文明村,房子新了、道路宽了、山更绿了、人气旺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精气神昂扬了,骆驼湾村发生了美丽的蝶变。习近平总书记“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已经在阜平变为了生动的现实。

预备党员张家齐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之一,此次骆驼湾村之行,我聆听了这里从赤贫到人人安居乐业的故事,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把脱贫攻坚战的精神贯彻到工作当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学校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参观骆驼湾村,我深刻认识到积极投入公益事业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党员何文博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高校教育资源丰富,我们要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教育资源开放和共享,惠及更多人。”


传播希望之风 铸就蓝色梦想


在阜平县马兰村,有这样一个合唱团,他们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响了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这便是马兰花合唱团。在马兰花合唱团背后,凝结着邓小岚18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心血。她以音乐为纽带,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架起希望桥梁。邓小岚是《晋察冀日报》主编邓拓之女,1943年生于河北阜平县易家庄村,即便是长大后离开了阜平,她始终保持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自2004年起,邓小岚便开始在阜平八一小学义务支教,作为村里第一位音乐教师,义务为孩子们教授音乐课程。18年来她坚持往返于北京与阜平,从未间断,直至邓小岚病倒在她心爱的马兰村月亮舞台上。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们来到聂荣臻元帅一手创建的阜平八一学校,看望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与他们共同开展“助力蓝天梦·科普向未来”主题队日活动,为孩子们讲授民航科普知识,讲述国产大飞机C919背后的故事,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知识中,激发他们对蓝天的向往、对科学的热爱,种下一颗航空梦的种子。




在了解了马兰花合唱团背后的故事后,党支部组织委员孙丹说:“邓小岚18年来风雨无阻、坚守初心,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带来音乐、带来阳光、带来希望,并带领他们登上世界的舞台。邓奶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守反映出她崇高的人生追求、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承担、乐于奉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看着孩子们质朴纯真、求知若渴的眼神,教师程明说:“在阜平八一学校的主题队日活动,我从一所小学看到了祖国多年的奋斗、发展和变化,看到了整个中华大地脱贫致富的缩影。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同样的教育资源。岁月失语,惟‘事’能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需要每一名党员积极实践。”

“老区人民发扬勤劳肯干的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蹚出一条希望之路;骆驼湾村用实践充分表明,实干让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行动是关键,我们要勇于担当作为,凝聚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党员沈海滨说。

安全性与适航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田毅说:“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骆驼湾村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嘱托。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务实肯干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积极主动投身实践,为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建设再立新功。”


Baidu
map